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7-8229182

竹丝如发 非遗传人编织精彩人生
2020-12-21 08:57
来源: 无线营山
举报

竹丝如发 非遗传人编织精彩人生

作者:杨真

  我国竹编技艺源远流长,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编织扇、箩、筐等基本日用品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编技艺在民间传承,竹编精品层出不穷。营山县何启荣编织的竹丝扇便是其中一种。竹丝扇俗称龚扇,是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利用细如发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竹丝扇颜色嫩黄,薄如蝉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08年,营山县何氏竹丝扇被列为第一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小结缘 大胆创新获成功

  何启荣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我小时候,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编织竹器。一方面是为了自家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出售。”何启荣说,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竹编艺术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何启荣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非常艰难。何启荣9岁时,便跟着乡里的老人学习用竹条编织麻篮、撮箕等。

  “小时候,为了让母亲轻松一点,我一边读书,一边干活,还要利用空余时间编织竹器,由母亲拿到集市上去卖钱。”何启荣告诉记者,虽然生活苦,但是有竹编为伴,他的童年生活还是过得非常精彩。

  渐渐熟悉竹编艺术之后,何启荣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即不同色泽的篾丝对光线有着不同的反射效果,放置的位置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于是何启荣便萌发了如何让编出的字形能像书法一样行云流水般灵动。“自从萌发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便像着魔了一样, 日思夜想。甚至连晚上做梦都在用竹丝组织字体结构。”何启荣说,最后,他跳出那种固定的模式,将竹丝灵活地组合而编织成了线条匀称的不同字体。

  有了这一重大突破后, 何启荣又萌发了在扇面上编织图案的念头,于是他开始研究中国画及其白描画法,并将二者相结合用竹丝编织出各种图案。1973年,经过反复摸索,何启荣终于编织出第一把工艺扇,用细如发丝的竹丝在扇面上编织成了“熊猫戏竹”的图案,画面中胖胖的大熊猫悠然自得地赏玩着美食,非常逼真可爱。


    工序复杂 坚守40余年

  第一把工艺扇的成功,坚定了何启荣的追求,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此后,何启荣夜以继日,查阅大量图片资料研究竹扇造型,此后又创作出了“喜鹊闹梅”“孔雀开屏”“飞鹤仕女”等优秀的工艺品。2008年,何氏竹丝扇被列为当年第一批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丝扇是用细如发丝的慈竹丝编制而成,工序很繁琐。” 提到制作竹丝扇的工序,何启荣直摇头,“这期间的工序复杂,并且需要特别细心,从选料、划块、去纤、划条到修薄前期的工序就是十余道。”

  “选料要选择一年生、竹筒长、韧性强的慈竹中间段为材料。将慈竹中间段划成宽约1厘米的竹块后,去掉竹块内侧的粗纤维,将竹块划成宽约0.2厘米的竹条,并去掉竹条的里层纤维, 保留竹条韧性强的表层。然后就是去青,去掉竹条表面的青色纤维后就开始蒸煮。将划好的竹条蒸煮30分钟左右,使竹条变成白色后将其晾干,随后将竹条放在清水中浸泡软并用尖刀将竹条刮薄,再用尖刀将竹条划成宽约0.1至0.2毫米的竹丝。最后修薄,经过反复的修薄、抛细,最终加工成细如发丝的竹丝。”何启荣说,这一系列的工作后才算刚刚开始, 竹丝准备好了才着手编织,图案、文字全靠竹丝千变万化的搭配来构成。

  扇边缘采用优质钢条,并用几千根竹丝细细缠绕,与扇面浑然一体。扇把选用蜀北光洁度好、色泽素雅、质地坚硬的黄牛角加工而成,与扇面交相辉映,再配上艳丽的精丝穗子,玲珑雅致。

  尽管工序繁琐,何启荣一做就是40余年。


    女儿传承 弘扬非遗文化

  2004年,何启荣编织的“吴彩鸾跨虎入山”问世。“这个作品编织前后历时一年,是用3500条竹丝制成,扇面薄如蝉翼,雪白透明。手感如丝如绸,正看时没有画面,而当扇面与光线呈30度角时吴彩鸾跨虎入山的图像则跃然眼前。”何启荣说,这把竹扇荣获了“中国首届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尽管我的作品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我仍然担忧,如何将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在几十年时间里,何启荣利用业余时间编织了100多件作品。但年过花甲的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竹丝扇因编织技艺难度大、编织周期长等原因濒临失传,这些年我也收过很多学徒,但竹编技艺相当考眼力和手力,很多人都没能坚持下来。”何启荣告诉记者,这一门技艺凝聚了他们一家人数年的传承和创新,好在他女儿何瑜不忍心他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主动担起了传承的任务。何启荣说,“如今,何氏竹编赢得了许多的赞誉,也成了营山的一张名片,我一定会努力守护好这张名片,和女儿一起将这一门传统技艺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推荐阅读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